/李智勇

 

上期简要回顾了数字工业相机在中国的十年发展,从中我们看到了工业机器视觉产业在中国不断进化、技术不断进步、应用层面不断创新。在这种井喷式的发展过程中,更为重要的是很多企业和从业者的意识开始觉醒,他们深知“鸟翼系上了黄金,这鸟便永不能再在天空翱翔”,他们也不再满足于单纯的“拿来主义”,而是更多地思考以何种研发、生产以及销售模式的创新,来让工业机器视觉这个舶来品更适合中国本土市场,正所谓一切都是为了“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对于工业机器视觉从业者而言,具体到工作当中,到底何种意识是需要被重视的?

工业机器视觉归根结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硬件与软件的结合、图像采集与处理的衔接,硬件有工业PC(或嵌入式处理器)、采集卡、工业相机、工业镜头以及光源,软件又涉及多种接口协议,第三方软件更是五花八门,但其中占主导的应该是工业用户应用层面的具体要求,实际项目中必须犹如剥洋葱般层层思考、追根溯源。所以在公司和人员层面,以下几个意识极需被重视,它们分别是:目标意识、问题意识、结果意识和危机意识(TQOC)。

目标意识

在任何时刻,公司或个人要有意识地、积极主动地确立其具体工作的明确目标,该目标将实现其收益的最大化。

 请注意,我在此强调的是“意识”而不是具体的“方法论”,因为何为目标以及如何制定并实现目标的论述可谓汗牛充栋,但在现实中我却发现最难的是:如果个人意识没有到位,谈论再多的方法或阅读再多的书籍也是在做无用功。

日常工作中,有无目标意识最明显的区别是产出/投入比,目标意识强的人工作中永远具有一幅清晰的路径图,对过程的掌控能力极强,基本是处于“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这样一种状态。当然,此处的“不动”指的是在特定时间其内心的目标就在那里,如旗帜般清晰和明确。而没有目标意识的人,往往会陷入多目标作战,穷于应付,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产出却极低。

对于从事工业机器视觉行业的公司或人员而言,如果目标清晰,项目盈利便是结果而非目的。如果没有清晰的目标意识,忽略客户具体需求或者仅仅知道客户较浅层面的需求,就会导致最终整个项目的验收成问题。

那么,如何才能具有目标意识呢?其实很简单,不断训练自己;训练的方法也很简单,如每天第一件事就可以问自己“我今天的目标到底是什么”?去见客户之前问自己,我这次去拜访客户的目标是什么?对客户有什么价值?做项目的时候,必须问自己,这个项目客户要达成的最终目标是什么?而不是客户要我做的是什么,我是否有能力实现?不经过层层质问的项目是经不起实践检验的。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日常培养目标意识的最简单方法,就是要敢于和善于主动提问,即要具有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

简而言之,就是要积极主动的寻求问题、并善于解决问题的意识。毛主席曾论述过:“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实在精辟!

 工业视觉系统本身就是充斥了各种复杂的矛盾。例如,最终用户的需求与系统开发商之间永远存在矛盾,最终用户期望的都是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高的收益,而系统开发商期望的是以稳定的系统获取更高的回报;用户永远觉得贵,硬件厂商或者系统开发商永远觉得预算太少;还有更甚者,有的用户甚至认为软件每一次都收费,十分不合理;工业视觉硬件与软件之间存在矛盾,当一个检测需求提出的时候,算法工程师会抱怨工业相机拍摄的图片对比度不够,镜头分辨率太低或者存在畸变,而硬件工程师永远就一句:“你写算法的水平实在太烂”。

实际上,凡此种种矛盾,存在即是合理,其根源不在于解决的具体方法,而在于最开始就应该清晰地知道问题所在。不是客户提出一个需求,即想当然地根据需求开列硬件清单,组织人员测试和算法开发,在没有搞清楚用户需求的根源之前,一切投入貌似都是徒劳的。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提问,而且要科学地提问,其目的就是要发现不同项目和行业的应用规律,针对客户的诉求要用科学的态度去质疑,保持独立,追求结果的唯一性。如客户最终希望解决何种问题?是客诉,还是追求效率提升,亦或是为了节省人工?为何精度要求如此之高?执行机构是否能满足这么高的精度?如果要实现此检测,我们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如果不投入检测系统每天的损失是多少?是必须要买还是仅仅考虑要买……

 其实提问的过程本身就是团队之间、客户之间互动的过程,是教育和被教育的过程,也是筛选客户与非客户的过程。过程清楚了,自然而然会让结果距离目标更近。

结果意识

做任何事,主动具备有始就必然有终的意识导向,永远在目标意识的前提下,思考结果是否在不断靠近目标。

当然,是否达成结果有很多量化的指标,将其写下容易,但是具有一种意识——时刻反省结果是否达到目标实则不易。具有结果意识的好处是,可以时时衡量自己是否在无限接近当初设定的目标,如果结果和通向目标的路径是正相关,所有投入的要素(人力、物力、财力)都会加快公司实现目标的进程;如果已经发现结果在偏离预设目标,当然应该进行修正而不是错误地把某个时间段的结果再错误地执行下去。一错再错最常见的理由是:既然这个项目已经投入那么多了,浪费了可惜,再坚持一段时间吧。岂不知为错误结果投入越多,带来的沉没成本也越高,偏离最初目标的距离亦越远。

目标、问题及结果意识之间的关系,可以形象地用图1表示出来。如果以小球表示结果(O),大球表示目标(T),两者直接的直线可以表示为问题意识(Q),外圈的椭圆表示路径上结果距离目标的远近,其所处的位置不同,会导致实现目标的距离或者代价不同,抑或根本实现不了。而通过主动积极的问题意识,则可以力图找到距离目标最近的椭圆半径,即达到目标的最优路径。理论上结果可以无限接近目标,从而以最低的交易成本实现产出最大化。

 
 

 

 

 

 

 

 

 

 

 

 

 

 

 

 

1:目标、问题及结果意识之间的关系。

 危机意识

当具备了以上意识,而且也成功地拿到了项目,是不是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呢?当然不是。这时候,还要具备一个最重要的意识,即危机意识。

没有永远的客户,对客户而言只有永远的价值。成功地做了一个项目,重要的是要有科学的方法,不断分析项目和客户需求之前的逻辑关系,采用定量化和实证化的方法去验证某个技术可以在大的行业批量推广的可能性,实现技术由量变到质变的积累。

这种意识更多的是为了个人和企业的未来发展。太多的企业在同一个问题或客户身上接连栽跟头,即便在某个应用上积累了大量经验,但是没有寻求行业的应用规律并加以推广,结果错失发展时机,或者仅仅在某个行业成功而没有未雨绸缪,提前研究衍生到新行业的可能性,当某个行业开始下行的时候,整个公司的运作也跟着出问题。

总之,意识问题常让人感觉有点“大”,也有点“空”,但某种程度上它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做工业机器视觉的人实在不容易,除了需要在技术层面实现一个个复杂的项目,更要思考“我们成功地获得一个项目或许是度过了一次危机,但我们要花多长时间调整自己来应对下一次甚至再下一次的项目和挑战呢”?

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必须要重视意识问题,借用阿尔贝加缪的一句话:“一切伟大的思想和行动,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是以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