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拍照上传,2小时衬衣送上门——这样的“中国智造”你知道吗?

  说起工业4.0,你一定想到的是德国西门子的无人工厂,或者是“活鸡成群进去鸡块出来”的全自动杀鸡流水线。

  但是,但是,千万不要以为“批量、个性化地生产”的只是德国的“专利”,更不要以为的“万物互联”的智能制造离中国遥不可及。

  因为,下面这些“奇幻”场景已经在一些中国工厂出现:

  机器之间会相互“交流”,只要系统发出指令,原材料就会从几千公里外的供应商“自动”配送、上架、组装;

  同一条生产线,可以随时切换生产80多个不同型号产品;

  仅18秒钟,一台空调外机成功下线;

  用手机拍三张照片上传,两个小时就能有一件量身定制的衬衣送上门……

  尽管大部分制造业企业可能还刚刚实现自动化,离智能制造还有很长距离,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一边“补课”,一边加速升级追赶“工业4.0”的脚步。

  走进三一重工的“18号数字化工厂”,仿佛进入了科幻乐园。鲜花与喷泉环绕间,数台混凝土泵车、挖掘机、起重机正在装配。几辆AGV小车从立体仓库将配件运载至相应位置,“嘀”一声扫描后,显示屏便出现了图纸和操作指南。

  “经过智能改造后,我们不仅打通了全流程的生产环节,还将上下游以及社会资源都连接在一起。客户可以通过手机随时了解自己设备的情况,并进行锁机、故障诊断等操作。”三一集团高级副总裁贺东东说,在“数据即财富”的当前,全样本的动态数据成了三一跟国际对手“PK”的“秘密武器”。

  位于武汉沌口经济开发区的美的工厂智能装配线上,46台工业机器人挥舞着“手臂”有序进行焊接、组装、检测等工序,准确率高达99%。一旦出现故障,系统自动发送短信报告给场外的管理人员。

  “我们投入了40亿元进行改造,现在平均每条生产线所需人工下降了2/3,工厂总体生产率提升了30%,产量提升20%,库存更是大幅下降了一半。”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浩说。

       事实上,智能工厂最厉害的地方,不是提高了品质和效率,而是克服了“工业2.0”时代计划和销售脱节导致产能过剩的缺点,即从过去压货、计划的方式变成了批量、定制化生产,生产交付更柔性、更快。

  “批量化个性化生产产品服务是工业4.0的核心。”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副司长李北光说,“从去年确定的46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的情况看,我们走上了一条中国style的智能化改造之路,其背后使用的是中国的软、硬件标准,这对装备制造业摆脱对发达国家技术升级的路径依赖十分重要。

  当然,尽管少数企业已经顺应智能制造的潮流,走在了前面。但是工业基础不足,使得绝大部分中国企业来说,制造业企业不可能短时间直接跨越到智能化生产。动辄上亿元的改造费用和高标准的技术要求,显得“可望不可及”。一些企业试图进行智能化改造,可也不知道自身问题在哪,该从哪儿入手。

  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7个月前启动了智能工厂建设,成为国内首条按照“工业4.0”标准建设的轨道交通生产线。

  该制造中心副主任易卫华感慨地说:“以往我们认为,智能制造就是买几台自动化设备。但通过实践摸索,越来越发现买设备不复杂,难的是如何管理这些设备,如何结合你自己的生产特点最大会发挥设备的效用。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标准化梳理好自身业务流程。这个工作我们进行了整整三年时间。”

  “智能制造推进过程当中,我们最大的短板是工业化进程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异。”工信部部长苗圩坦言,“如果说德国基本上达到了工业3.0,中国很多企业还没达到2.0的标准。所以我们既要补上2.0的课,还要推进3.0,更要向4.0方向发展。”

  “中国制造业总体还是在学习和模仿,而缺乏相关积累,比如品牌积累、人才积累、设计积累、对工业化的理解等等。”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感慨说,比如在德国,产业工人可能跟玩似的就按照图纸将零部件漂漂亮亮做出来了,我们费了半天劲,还很粗糙。”

  在这方面,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汤敏深有体会。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船海工程机电设备制造企业,武汉船用公司推出的多项智能化产品设备打破了国际品牌的垄断。可就在承接挪威客户的一批桥梁索鞍时,对方初次看到产品后竟然提出,桥梁的表面太粗糙,要求像人的面部皮肤一样光滑。

  “刚开始真的不适应。要知道,全欧标钢板焊接制造工艺难度非常大,我们已经创造性地使用了焊接机器人在200摄氏度高温下施焊。”汤敏说,客户的“倒逼”最终使得产品达到了要求。这也说明,与国外企业长达70年的生产经验相比,我们在产品外观、人性化设计以及以及基础性研究方面还有待“补课”。

  补“欠账”,强化基础能力,根本上还是依靠创新。

  “虽然叫基础,但一定是最尖端的能力和最关键的技术,是企业最需要解决的共性问题。”李北光解释说,这部分创新空白大多存在于高校和企业技术研发之间,由于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在西方甚至被称为“死亡谷”。

  事实上,美国和德国专门在这一块设置了公益性、非盈利的研究机构,为企业提供共性的技术支撑。而在我国,由于这部分创新空白,“想卖包子先种麦子”成为许多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的困境。一些企业甚至因为共性技术缺失,没能迈过核心技术创新这道坎而倒在路上。

  “我们不可能进口一个现代化,买来一个智能制造。”向文波说,中国制造业要具备竞争力,一定要在关键核心零部件的自主创新上跟跨国企业面对面的较量。但是这光靠企业市场化行为难以实现。一些基础零部件,没有国家资金的投入和支持是很难突破的。

  苗圩表示,为了解决从实验室产品到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中间的一个巨大产业化过程,中国制造2025提出五项重大工程的首要工程,就是实施创新中心建设,解决面向行业共性技术缺失的问题,来促进更多的科研成果能够最后转成现实的生产力。

  一些地方已经开始先行先试。

  例如长沙市政府和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共建了一个智能制造研究总院,通过产业研究和孵化、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工业云平台建设运营等核心业务,致力于为政府、企业提供工业转型升级服务。

  长沙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邓自力告诉记者,利用云平台,布料供应商、服装制造厂和服装实体店可以共享3D建模、智能试衣等技术。前段有客户拍照上传,后端就有企业接单制造。

  这意味着,广大中小企业不需要单打独斗、重复建设,就有可能赶上智能制造的“快车”。